日本小林制药红曲保健品事件曝光后,为掌握其他产品是否存在问题,日本消费者厅紧急对市场上流通的所有的功能性标示食品进行了大排查,结果已于12日公布。大排查结果如何?小林制药红曲保健品事件有何最新调查进展?
最新数据显示,与服用小林制药红曲保健品相关的住院患者人数增至226人。小林制药红曲保健品事件的不断发酵,给日本保健品行业带来了一场巨震。日本消费者厅12日公布的消息称,对日本国内市场上流通的共计约6800种功能性标示食品进行紧急排查的结果显示,除小林制药涉事产品之外,医疗界曾向相关企业提出过117份健康受损报告,总共涉及18款产品。尽管暂时没有出现死亡案例,但对此有日本专家指出,117起健康受损的报告,相关企业都没有主动向主管部门汇报,竟然全是在大排查中才被掌握,实在是令人担忧。
日本于2015年出台了功能性标示食品的管理制度。截止到目前,各生产企业提交的备案总数为8198件。其中约1500件陆续撤回了备案,占到提交总数的约两成。有关撤回的原因,日本消费者厅表示,尽管在小林制药红曲事件曝出之前大部分是以停止生产为理由,但也有因缺乏科学依据被责令撤回的。
在日本,保健品不属于药品,而是被纳入了“功能性食品”的范畴。在这一范畴之下,根据管理严格程度的不同又分为三类。从严到松分别是:特定保健用食品、功能性标示食品,以及营养机能食品。此次引发健康问题的小林制药红曲保健品就属于其中的第二类——功能性标示食品。这类产品采取的是事前备案管理制度,厂家只需要在产品上市前,向日本消费者厅提交有关产品安全性和功能的科学依据,相关部门不会对具体内容进行审查。
政府管理不严的同时,企业的自我约束也令人担忧。日媒12日曝出,小林制药公司已于去年12月关闭的大阪工厂,去年4月曾因疏忽,导致33公斤红曲原料掉落在工厂地面上,部分掉落的红曲原料被收集起来后,竟然与其他红曲原料混合在一起继续出货。尽管小林制药称,这些红曲原料是用于食品着色,发现后基本也已全部回收,与保健品事件没有直接关联。但这也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称小林制药如此草率的生产管理实在是骇人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