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中国的经营节节败退。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家乐福在广州、深圳两个城市已无运营门店。另外,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家乐福在无锡、上海等地门店也相继关停。目前,家乐福在北京的在营门店仅剩两家,同时店内多数货架空置。同时,家乐福北京双井店仅上午营业一会儿便闭店。经历了购物卡挤兑、门店缺货,家乐福的现金流、供应链危机不断显现。尤其,在消费变化的时代,家乐福中国属于一个转型偏慢的案例,在市场中掉队。家乐福中国能否“重获新生”还是未知数。
广州最后一家家乐福闭店
关店的雾霾依旧笼罩着家乐福中国。据媒体报道称,家乐福广州新市店已经关闭。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家乐福广州新市店所在项目广州百信广场。该项目的接线工作人员表示,家乐福超市已连续几天没有开门营业,未来是否继续营业尚不清楚。
不过,根据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布的视频、图片可以发现,家乐福广州新市店在8月25日便在门店门口张贴了“停业公告”提到,“因业务调整,我店将在8月26日停止营业”。
值得关注的是,新市店是家乐福中国在广州的最后一家门店。
另外,今年8月初,有深圳居民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家乐福深圳领展中心的门店停止营业,这也是家乐福中国在深圳的最后一家门店。
家乐福广州新市店停止营业则意味着广州、深圳再无家乐福。
对于,家乐福中国目前的在营门店数量,北京商报记者尝试采访家乐福中国总部,但截至发稿前,家乐福中国总部方面并未给出回应。
不仅是广深两地,今年以来家乐福在各地门店纷纷停止营业。今年以来,家乐福北京关停了十余家门店,目前仅剩两家在营门店。在营北京家乐福门店内的货架也多数处于空置状态,且在营门店营业时间调整,四元桥店的营业时间为10-18点,双井店仅上午开门营业。另外,上海、无锡、苏州、海口等地的家乐福门店先后关停。公开信息显示,武汉地区的家乐福门店已全部关闭。
欠款让经营雪上加霜
尽管家乐福中国在关停部分区域门店时常提到“线路维修”“业务调整”等原由,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家乐福中国的资金链、供应链均出现了不少问题。
针对家乐福在营门店缺货问题,一位知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因为拖欠供应商货款,供应商要求“家乐福没有给供应商结账,供应商就不给卖场供货”,没有新的资金注入,家乐福中国门店很难实现重新补货。
另外,家乐福中国与被辞退的员工间还有关于“经济补偿金”的纠纷。北京商报记者从多位受访者处了解到,被家乐福中国辞退后,员工不仅难拿到N+1或N+2的赔偿金,甚至连基本工资都要分期发放,即使接受分期赔偿的条款,也有不少被辞员工补偿金未能按时、足额到位。
此外,家乐福购物卡的持卡消费也被不少消费者投诉至消协部门。今年初以来,家乐福购物卡的使用方式从无法购买部分商品,变更为总额的20%可使用购物卡结算,再变为现在的须经过实名认证后,消费者预约持卡消费且单次最多只可消费500元。或许,家乐福中国希望通过限制购物卡消费来缓解资金链压力,但效果似乎不尽如人意。
家乐福母公司苏宁易购发布的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受家乐福中国闭店带来的一次性赔偿等费用支出、商誉及长期资产减值合计影响,今年上半年家乐福中国预计净亏损9.5亿-11亿元。
转型滞后彻底掉队?
如今再度走入家乐福中国的超市门店,已然不是过往繁荣有序的场景,商品不再分类且有序摆放在货架上,只有闲置的货架,还有忙着兑换购物卡的消费者。
2010年前后,家乐福在中国经营几乎达到巅峰,年营收规模近350亿元。可惜的是,伴随着2012年电商行业的飞速崛起,家乐福所在的传统线下商超受到了极大冲击。至此,家乐福中国便走上了下坡路。
尤其,电商、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等新模式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在此消费趋势下,家乐福面对这一行业变革并没有多少积极动作,仍然采取传统的大卖场模式。同时,在实体零售中,仓储会员店成为黑马。尽管家乐福中国快速入局新业态,但家乐福中国旗下仓储会员店经历开开停停,没能激起更多的水花。
在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看来,以家乐福为代表的传统大卖场形态商超已经进入了转型困顿期,随着消费不断升级,家乐福原有的产业供应链体系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以及在直播电商的冲击之下,传统大卖场的客流不断缩紧,大卖场产业链、供应链线条长、层次多到如今也成为了劣势,家乐福如今已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未来,家乐福如能对消费品、消费行为、消费场所进行重新定义和塑造,转型为多渠道、多服务,以需求和体验为中心、技术为驱动的新型业态,或许能够破解经营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