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之后,陕西人艺第四部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话剧《生命册》,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头戏之一,8日晚将亮相上海大剧院。这部5小时的舞台史诗,精心打磨了5年,跨越了50年的心灵旅程,再现了城市与乡土之间的纠葛。
李佩甫的小说《生命册》被读者形容为“文字仿佛是被毒液淬过的弹壳,命中的都是双重打击,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背负着土地”。小说里的“我”,从乡村到省城,从北京到上海,从大学老师转为股票市场的负责人……一直关注着那些“背负土地行走的人”。
陕西人艺院长李宣和该剧导演宫晓东两人首次聊起这部小说,都感受到其沉甸甸的分量。这部剧展现了时代交替间的漫长岁月,两河南北的广袤平原,有即将告别的,有正在身处的,更有即将来临的。“我们改编制作了《生命册》,希望它什么时候都有人演,什么时候都有人看……”李宣说。
这部剧目先后召开了11次专家研讨会、剧本七易其稿、剧目10次修改提升。这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横跨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在时代交接裂缝中闪耀的人性光辉……在这五个小时里会感受到历史车轮的重量、命运的浓稠,以及在时代转变中小人物的挣扎。
宫晓东导演强调了对原著精神的尊重和传承,同时也注重通过话剧的形式进行舞台设计、灯光音效、服装等方面的创新和表达。在话剧《生命册》中,整个舞台深沉宽广、复杂多变、耐人寻味,他巧妙地运用舞台空间,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和宏大的叙事格局展现主人公“丢”的人生历程:“主角名为‘丢’,丢了自己,最后一句是他的独白:‘我哭了,我把自己丢了’——我们这一辈子都在寻找自我。”陕西人艺副院长李俊强饰演“骆国栋”绰号“骆驼”,他说,情感细腻的表达才能感动人。饰演“丢”(吴志鹏)的蔺凯则强调与对手戏演员的合作与默契,决定了表演的整体效果。《生命册》不仅仅是河南的故事,中国的故事,也是造就了一个个“我”的史诗。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