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刘世泉
海都讯 近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决定,命名闽侯县为“中国喜娘文化之乡”。
“中国喜娘看福州,福州喜娘看闽侯。”福州喜娘文化源远流长,而闽侯则是福州喜娘文化的发源地。闽侯喜娘文化传承至今已有800多年,具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今年1月,省政府公布了第一批至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由闽侯县申报的“婚俗(喜娘习俗)”被列入其中。据初步统计,闽侯县专职喜娘达数千人。
闽侯喜娘文化以喜娘(伴房嬷)在民间婚礼中主持婚庆大典的形式来表现,主要集中在上街、白沙、竹岐、鸿尾、甘蔗、尚干、南屿、南通、青口、祥谦等乡镇,尤以上街陈氏喜娘三姐妹为典型代表。
2013年9月,闽侯县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成立喜娘分会,这是福州首个喜娘协会。据了解,闽侯喜娘协会正着手编写《闽都婚俗大观》,专门介绍喜娘文化的渊源和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