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王林成/文 毛朝青 林丹/图
海都讯 昨天,福州正式启用新能源汽车号牌。节能环保、降低排放,新能源汽车如今在国内越来越受到欢迎。但记者注意到,不少福州市民对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仍存有顾虑,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充电桩还不够普及。
截至今年上半年,福州城区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近3000辆,其中私家车1000辆左右。而制约电动汽车普及的一大原因,就是公共充电桩难寻。我省已明确,电动汽车销售企业在售车时,要随车按1∶1比例配装充电桩。但公共区域的充电设施难找到且多被占,成了车主头疼的问题。
数字 私家车只千辆 增长速度慢
记者从福州市经信委了解到,截至今年上半年,福州城区共有新能源汽车4000多辆,作为目前占大头的类型,电动汽车有将近3000辆。
据介绍,福州城区的电动汽车中,公交车、共享汽车、物流车辆占了较高的比例,而私家车只有1000辆左右,近年来的增长速度并不快。
究其原因,很多市民对于电动汽车仍然存有不少疑虑,最突出的就是外出充电困难。对此,海都记者连日来在福州进行了深入走访调查,发现了不少充电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 公共充电车位很多被占用
根据省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8月,福州全市已建成充电桩3456个。而市民关注的是,城区公共区域内有多少充电桩可供日常使用。除掉小区、公交场站、物流专用等,根据初步统计,福州城区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在1300个左右,充电站点有百余个。
连日来,海都记者对福州城区充电站进行了走访,详细了解使用情况。在很多充电站,充电车位都存在被占用的情况,导致实际利用率非常低。
在建新北路一印刷厂内,记者看到,在停车场的一角,建有10个充电桩,社会车辆也可以进入停车场。但这10个充电桩前的车位,全部被普通的燃油汽车占据了。明明充电桩近在咫尺,却隔着一辆车的距离而无法靠近。在梅亭路的梁厝公交站旁,公共停车场内的10个充电车位,也被燃油汽车占据,充电桩上已落满了灰尘。
这样一来,即使电动汽车车主在网络上查询到有空闲充电桩,开到现场也很可能面临“望桩兴叹”的窘境。而在实际中,兴起不久的共享汽车均为电动汽车,成了使用公共充电桩的主力军。
业内 破解发展难题需政企合力
眼下,福州充电桩与电动汽车发展不协调,公共充电桩平均使用率偏低,这些都使得公众仍普遍对电动汽车持较为谨慎的态度,没有强烈的购买欲望。适度超前地建设充电设施,是电动汽车进一步推广的前提。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动公共充电桩建设?“理想的模式就是政府和专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政府有落地资源,企业则有前瞻的理念和技术。”特来电福州公司总经理张荣纪表示,眼下在城建项目中较多采用的PPP模式,就是不错的选择。
目前,特来电在福州公共充电桩领域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在城区布局了超过1000个充电桩。“在日常推广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就是充电车位被占用问题。”张荣纪说,以目前的经营模式,将充电车位长期租下来不现实,还有用电、破路等问题,单靠企业的力量,推动起来确实难度不小。
□它山之石
深圳路边车位建充电桩
今年10月,全国首个“智慧停车+充电一体化”路边充电桩试点项目在深圳投运。该项目针对当前充电站建设布点不均衡、充电设施建设用地资源极度紧张等痛点,开展商业探索,未来有望覆盖所有路边车位。